一、方案背景與核心目標
2025年6月25日至26日,中色東方集團精益內訓師系列培訓(共 6 期)第 3 期專項研修在集團培訓中心順利舉辦。來自有色金屬冶煉、精密加工等核心業務板塊的基層管理人員、班組長、班組骨干、生產調度、現場工程師、技術員、質量員、安全員等再度集結,圍繞 “精益問題解決體系化、任務安排精益化” 主題開展深度研修。本次培訓繼續特邀博革咨詢資深講師熊霆老師授課,依托其制造業精益問題解決實戰經驗,以 “問題拆解能力 + 教學轉化能力” 為雙核心,采用 “案例溯源 + 實戰推演 + 工具輸出” 模式,將 “浪費識別、A3 解題、任務安排” 三大模塊轉化為 “可教學、可復制、可落地” 的精益方法論,為集團精益內訓師隊伍從 “現場執行者” 向 “精益問題攻堅者” 跨越注入關鍵動能。?
作為系列培訓的 “精益問題解決攻堅篇”,第 3 期培訓在第 1 期 “角色錨定”、第 2 期 “現場落地” 的基礎上,精準聚焦 “基層管理人群最核心的問題解決痛點”—— 熊霆老師從 “精益內訓師不僅要‘自己能解決問題,更要教會班組用精益方法解決問題’” 的核心需求出發,通過系統性賦能,幫助學員掌握 “如何識別現場隱性浪費、如何用 A3 流程閉環解決復雜問題、如何用精益思維優化任務安排”,為后續 3 期培訓筑牢 “精益問題解決與教學傳播” 的能力根基,助力學員穩步向 “合格精益內訓師” 邁進。?
源頭降本:讓浪費識別與改善 “班組易懂會用”
“精益的核心是‘消除浪費’,但首先要‘看見浪費’。” 培訓開篇,熊霆老師結合中色東方產業特性,拆解 “七大浪費(等待、搬運、不良、過量生產、庫存、動作、加工)” 的識別邏輯,更側重 “內訓師如何教班組快速定位浪費”。針對冶煉車間,他指導學員設計 “浪費識別教學清單”:將 “搬運浪費” 轉化為 “冶煉物料‘三點一線’檢查法”(檢查 “原料區 - 熔煉區 - 成品區” 是否存在迂回搬運,標注 “每減少 10 米搬運,單日節省工時 0.5 小時”);針對精密加工車間,教內訓師用 “動作浪費教學口訣”(“彎腰取料是浪費,工具太遠是浪費,重復操作是浪費”),搭配 “加工件裝夾動作優化前后對比圖”,讓操作工直觀理解。學員現場輸出的實操成果極具落地性:冶煉班組骨干設計的 “每日浪費排查教學打卡表”(標注 “今日重點查庫存浪費”)、精密加工技術員的 “浪費改善四步法教學模板”(識別 - 分析 - 對策 - 驗證),有效解決內訓師 “懂浪費類型但不會教識別”“改善方案難落地” 的問題,更讓班組掌握 “從‘被動接受’到‘主動找浪費’” 的方法。

閉環解題:讓 A3 問題解決流程 “班組能學能用”?
圍繞 “A3 問題解決流程” 模塊,熊霆老師跳出 “單純講報告格式” 的傳統思路,聚焦 “內訓師如何教班組用 A3 解決實際問題”。結合中色東方現場痛點,他將 A3 流程拆解為 “教學化五步曲”:第一步 “問題定義”,教班組長用 “5W1H 教學法”(What - 問題是什么?Where - 發生在哪?When - 何時發生?Who - 涉及誰?Why - 為何重要?How - 現狀如何?),比如針對 “冶煉車間能耗偏高” 問題,引導班組明確 “每日能耗超目標 5%,主要集中在熔煉環節”;第二步 “根因分析”,指導學員用 “魚骨圖教學模板”(從 “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” 五個維度畫分支,標注 “每個分支至少填 3 個可能原因,避免‘表面原因’”);第三步 “對策制定”,強調 “對策要‘具體可落地’,比如‘更換熔煉爐節能配件’而非‘降低能耗’”;第四步 “執行驗證”,設計 “對策效果跟蹤教學表”(標注 “每日記錄能耗數據,連續 3 天達標即為有效”);第五步 “標準化”,教內訓師將有效對策轉化為 “班組操作規范”。培訓中,學員分組完成的 “A3 教學案例” 貼合實際:精密加工現場工程師以 “尺寸偏差不良率高” 為題設計的 “A3 簡化教學版”(去掉專業術語,用 “車間大白話” 表述)、冶煉質量員的 “魚骨圖根因分析教學腳本”,有效解決 “A3 流程太復雜,班組學不會用”“問題解決后反復出現” 的痛點。?

人效提升:讓工作任務安排 “精益高效可教”?
“任務安排不是‘誰有空誰做’,而是‘誰做最精益’。” 針對 “工作任務安排” 模塊,熊霆老師結合中色東方崗位特性,教內訓師設計 “精益任務安排教學流程”。針對冶煉車間多崗位協作特點,他指導學員用 “任務 - 能力匹配教學表”:將 “熔煉任務” 匹配 “5 年以上經驗、熟悉溫度調控” 的員工,“冷卻任務” 匹配 “細心、觀察力強” 的員工,標注 “人崗匹配度提升 10%,單日不良率降低 2%”;針對精密加工車間訂單波動特性,教內訓師用 “任務優先級教學口訣”(“緊急重要先安排,重要不緊急提前排,緊急不重要協助排,不緊急不重要靈活排”),搭配 “訂單任務排程教學看板”(用紅黃綠標注優先級)。學員現場模擬教學時,成果亮點紛呈:冶煉生產調度設計的 “彈性任務池教學方案”(儲備 “臨時加料、設備清潔” 等任務,避免員工等待浪費)、精密加工班組長的 “新老員工搭檔任務教學制”(老員工帶新員工做 “半熟練任務”,既傳技能又提效率),有效解決 “任務安排不均、人效低” 的問題,更讓內訓師掌握 “如何教班組用精益思維優化任務,實現‘人盡其才、事盡其效’”。?

為期兩天的培訓中,學員們帶著 “浪費識別教學清單”“A3 問題解決教學模板”“精益任務安排教學看板” 等 7 類實操工具返程,紛紛表示 “不僅自己能用精益方法解決問題,更知道怎么把方法教給班組,讓每個員工都成為‘精益解題小能手’,離合格內訓師又近了一步”。作為系列培訓的 “問題解決核心篇”,第 3 期培訓的順利開展,標志著中色東方集團精益內訓師隊伍已具備 “精益問題解決與教學傳播” 的初步能力,為集團各業務線 “從‘解決問題’到‘預防問題’” 的精益升級提供了人才支撐。?
未來,中色東方集團將按計劃推進后續 3 期精益內訓師培訓,圍繞 “精益教學能力精進、改善成果轉化推廣、團隊精益賦能技巧” 等核心目標,持續為學員賦能,助力他們成長為 “會實踐、會教學、會推動” 的合格精益內訓師,為集團打造有色金屬行業精益管理標桿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。
工程機械集團供公司精益管理戰略案例 在項目落地過程中,博革咨詢按照系統診斷、試點推行、樹立標桿、快速復制,IT固化、系統評價、能力內化等七個步驟對集團公司下屬的17個子公司進行推進。 /news/4878.html
某線束工廠裝配車間連續流生產線規劃案例分享 生產線的升級解決了孤島式批量生產的方式,實現了連續流生產模式,在線庫存金額從60萬降為10萬,在制品從50000件降至5000件。車間在建設連續流生產方式時,遵循精益生產思想,通過連續流生產 /news/4876.html
某煤機集團防爆車標準化工位建設促進精益現場建設案例 自精益生產開展以來,原小庫房存余的各型液壓膠管共計2118根,通過統計、甄別、核減,現已消耗938根,核減率達到了44.3%,預計節約成本14萬元。 /news/4875.html

.png)
.png)
.png)